教法改革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数学建模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实训和实践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训和实践教学授课方式主要是数学建模培训和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采用线上和线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指导学生参与相关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示例学习。
二、教材与案例建设
以中国数学建模创始人之一姜启源编写的优秀教材为主,并以叶俊、叶其孝等数学建模专家的优秀教材为参考,吸取了近年国内外各优秀教材中的优秀案例,特别是融入了本教学团队多年来在数学建模教学、科研及参赛活动中的经验、体会和创新案例,形成了适合普通高校的一套教材体系。
三、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暑期考核。
1. 平时考核
(1) 学习通成绩(占比60%)
课程音视频(10%)、章节学习次数(10%)、讨论(10%)、作业(30%)、签到(30%)、课堂互动(10%)。
(2) 学习报告(占比40%)
每次培训课程结束后作一次学习报告(60%),所有课程结束后需要提交一份课程总结感悟(40%)。
2. 暑期考核
(1) 学习讨论(占比10%)
(2) 培训课后作业(占比15%)
(3) 培训签到考勤(占比15%)
(4) 课堂互动(占比10%)
(5) 学习报告(占比10%)
(6) 参加暑期模拟赛至少一次(占比40%)
3.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考核×30%+暑期考核×70%